
▲1 叔阿拉皮革染坊(Tanneries Chouara),是非斯古城里最大的一个皮革染坊,从旁边民居的天台俯瞰下去,好像一个巨大的调色板镶嵌在了这个千年古城之中。
横跨非斯河两岸的非斯是摩洛哥北部的一座古城,逾千年历史,是穆斯林宗教文化中心,也是摩洛哥四座古老王国城市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座。1981年,非斯被列为“世界文化遗产”。
来非斯,期待已久的是这里著名的手工皮革染坊,之前在攻略上看到染坊的照片时便觉得非常震撼,毫不犹豫的把它加到了行程当中。作为享誉北非甚至世界的非斯皮革业,在摩洛哥很多地方的皮革业都已经工业化了的现在,这里的皮革染色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,这种天然加工方式已经保持了上千年。
在号称有九千多条百转千回的巷子的非斯古城里,我们并没有像很多攻略说的那样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皮革染坊,这要得益于我们 前一天晚上凑巧找到的一家中餐馆,也是非斯古城里唯一的一家中餐馆,说是餐馆,又一点不像个餐馆,更多的就像是古城里一户自住的宅子,正如餐馆里这对来自重庆的老夫妻所说,不为挣钱,能多些见到中国老乡便是很好的。这家店叫“锦官城”,老爷子炒的尖椒鸡真是一绝,在国内我都没吃到这么好吃的辣椒鸡,尤其在北非这个地方,吃到时简直让人感动得想哭。
扯远了,恣当帮老爷子卖一个广告吧,真的,他做的菜让人心甘情愿自发做起广告来,口碑效应莫过如此。饭毕和老爷子闲话家常,聊了很多,其中说到这个皮革染坊时,老爷子告诉我们,顺着他这个店一直走下去,不需要很久就可以到达染坊了。于是第二天,我们先是原路找到了这家店,之后便顺利找到了染坊,连导航都没用上。
当我站在一户民居的天台,俯瞰着这仰慕已久的“大染坊”时,的确有一点点震撼的,就一点点。它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,镶嵌在非斯这个千年古城之中。大约200多个染缸,不那么整齐的排列着,染缸其实就是大石臼,石臼里的各色染料提炼自天然植物,红色来自藏红花和罂粟花、米色来自石榴、绿色来自薄荷、咖啡色来自指甲花等等。用石灰对皮子进行浸泡后,用鸽子粪清洗(据说鸽子粪能够软化皮革),再放入植物染料中进行染色。许多工人穿梭其间忙碌着,有的在搬运成捆的皮革,有的就在染缸里,放入新的皮革,捞起染好的皮革,或者揉搓着。
正因为使用了鸽子粪,染坊里臭气熏天,有些人受不了的看看便离去了,好在我们提前看好攻略,之前已经备好口罩,在走到染坊附近臭味已经开始弥漫的时候,就把口罩戴上了。到了染坊,登上天台之前,又将店家给的薄荷叶别在口罩鼻子处,这样的准备使我们在染坊安然停留了许久,并未觉得不适。
非斯老城之所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这独具特色的皮革染坊应该起了不小作用。但这种牺牲劳动者健康的制作方式是否还有存在 的合理性呢?既然可以给皮革上色,那么日久天长在染缸里工作的工人,皮肤应该也会受到伤害吧。还有那刺激性的气味,游客只待一会便有受不了的,可他们却要日复一日沐浴其中。
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,这个染坊必有一天会寿终正寝,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,我还是愿意在它消失之前看看。

▲2 游客稍稍驻足便会离开,而工人整天要和这些“药水”和气味打交道。

▲3 染好的皮革挂在墙上晾干。

▲4 用脚踩泡在染缸里的皮革,使之加快着色。

▲5 也是传统的风干方式。

▲6

▲7 这只喵星人你不怕臭味吗。


▲9 红色染料多取自藏红花。

▲10 而米色取自石榴。

▲11

▲12

▲13 非斯老城有号称九千多条巷子,闷头走起来就如迷宫一般。

▲14

▲15 在整个摩洛哥,这种屋顶密密麻麻的接收器也是一景。

▲16 古城里的猫。

▲17

▲18 后来,我们临时决定在傍晚前到梅里尼德王朝陵墓去,因为据说那里是观看非斯全景的绝佳之地。于是我们一脚油就上了古城之外的山上。

▲19 来到皇陵,这里只剩一些断壁残垣了,但视野真的很不错。

▲20 还有人放羊……

▲21

▲22 整个非斯一收眼底。

▲23 以及,还遇到了在非斯唯一一次看见的骑警,哗哗,真有感觉。太阳下山了,我们直奔新城的家乐福而去,一番采购之后,要回到公寓去做晚饭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