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大家来到《拾掇历史》。拾掇历史,用最简单的方法记忆历史。
今天我们来说说世界古代史的基督教。这一节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有:犹太教vs基督教的开放性,基督教的蜕变,君士坦丁“米兰敕令”,异端“阿里乌斯派”。
我们都知道基督教和犹太教有着很深的渊源,可以说基督教就是由犹太教演化而来的。
但是,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基督教从犹太教分化发展独立出来呢?这就要把时间追溯到罗马共和国末期。
为什么说犹太教、基督教要扯到罗马?因为当时部分西亚地区已经属于罗马共和国治下。罗马施行暴政,犹太教的“救世主”观念正好满足他们的精神寄托。
但是犹太教规定只能犹太人信,而基督教则有很大的开放性,不分种族、不分阶级,所以新产生的基督教就成了罗马人的信仰。
平民信仰基督教,那么站在平民对立面的罗马统治者肯定是反对的。那基督教最后是怎么生存下来,并且被罗马统治者认可的呢?这就要说到基督教的蜕变。
随着基督教的传播,信徒中不再仅限于受苦受难的平民,也增加了许多有产者,并且这些有产者通过捐献财产,在教会当中取得领导性地位,于是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改变。
公元4世纪,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了“米兰敕令”,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。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基督教的教派分化,一派是“阿里乌斯派”,认为圣父地位最高,另外一派则认为三位一体,最后,君士坦丁裁定阿里乌斯派为异端。
以后,迪奥多西最终宣布,基督教为罗马国教。